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开展城市规划和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4-06-28 08:42:14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699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开展城市规划和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建设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建设部科学技术司 建设部城乡规划司 建设部城市建设司


关于开展城市规划和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建科信函[2002]143号

有关省建设厅: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和风景名胜区监督管理工作的指示精神,推动建设事业信息化发展,经研究,决定组织“全国城市规划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规划和风景监管系统”)建设,并在2002年年底前首先开展建设试点。现将试点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试点省市

  经建设部研究,全国城市规划监督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城市为广东省广州市、河北省邯郸市、湖北省襄樊市。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监督管理信息系统试点风景名胜区为山东泰山风景名胜区、安徽黄山风景名胜区、湖南武凌源风景名胜区。

  二、试点工作的主要内容

  以城市规划和风景名胜区为监测对象,基于遥感技术、GIS技术、MIS技术和网络技术,采用遥感、地形、总规、详规数据比对和专家判读的方法,达到大范围、可视化、短周期的动态监测效果。

  二、试点单位的主要工作任务

  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提供监测所需的市、风景名胜区基础数据和规划数据,承担市、风景名胜区的监测目标核查工作,协助建设部进行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

  三、试点工作的计划进度及工作成果

  试点工作自2002年11月18日开始,到12月20日完成相关工作。试点工作的成果是提供试点城市和试点风景名胜区的年度监测报告,试点城市和试点风景名胜区监测结果专题图集,开发完成一套监管软件和建立与试点联网运行的监管系统。

  四、试点工作的组织与分工

  建设部科技司负责试点工作的总体组织协调;规划司和城建司负责系统建设的业务需求以及业务成果的组织管理;综合财务司负责部级系统建设所需经费筹措;建设部信息中心负责试点技术实施的组织管理。

  五、系统建设试点工作要求

  1、请你们充分认识建立“规划和风景监管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视监管系统建设工作。加强领导,建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指定机构和人员牵头负责。根据建设部的统一部署,配合监管系统项目实施组,按照系统实施方案(见附件一)做好系统建设试点工作。

  2、各地要按时间进度要求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提供监测所需的基础数据和规划数据(具体要求见附件二)。

  3、在规划和风景监管系统建设中如有问题和建议,请及时与建设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规划司、城建司联系,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见附件三。


  附件一:《城市规划和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实施方案》

  附件二:《试点单位提供数据清单》

  附件三:试点工作有关单位联系人通讯录 

建设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建设部科学技术司
建设部城乡规划司
建设部城市建设司
二ΟΟ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国家商检局下发《认可外国实验室收费标准》(试行)的通知

国家商检局


国家商检局下发《认可外国实验室收费标准》(试行)的通知


(国检务〔1994〕217号 一九九四年八月五日)

各直属商检局、深圳商检局:

  根据《外国实验室认可管理办法》(试行)几年来的试行情况,参考国际同行认可实验室的收费标准,经研究制定了《认可外国实验室收费标准》。现下发试行,试行期间有何反映和意见,请及时反馈国家商检局。

  认可外国实验室的收入纳入商检收入进行管理,在“业务收入”科目下的“其他检验费”中列报。

  附件:认可外国实验室收费标准表

附件:

            认可外国实验室收费标准表

┏━━┯━━━━━━━┯━━━━━━━━━━━━━━━┯━━━━━━━┓

┃序号│ 收费项目  │      收费单位      │  收费标准  ┃

┠──┼───────┼───────────────┼───────┨

┃1 │申请费    │每申请一个实验室       │200美元    ┃

┠──┼───────┼───────────────┼───────┨

┃2 │认证评审费  │认可一个领域         │3600美元   ┃

┠──┼───────┼───────────────┼───────┨

┃3 │资料审查费  │一个领域           │300美元    ┃

┠──┼───────┼───────────────┼───────┨

┃4 │认可领域费  │两个领域以内         │800美元    ┃

┃  │       │每个领域           │       ┃

┃  │       │两个领域以上         │400美元    ┃

┃  │       │每增加一个领域        │       ┃

┠──┼───────┼───────────────┼───────┨

┃5 │认可证书费  │证              │100美元    ┃

┠──┼───────┴───────────────┴───────┨

┃备注│申请单位承担评审员的往返路费及住宿费用            ┃

┗━━┷━━━━━━━━━━━━━━━━━━━━━━━━━━━━━━━┛





青岛市职业介绍管理规定

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


青岛市职业介绍管理规定
青岛市人民政府


(2000年12月14日经市人民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


第一条 为了规范职业介绍行为,保护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职业介绍,是指职业介绍机构为劳动者求职择业和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提供中介服务的行为。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
第四条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是全市职业介绍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
市和各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规定的权限,具体负责辖区内的职业介绍行政管理工作。
工商、公安、物价等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职业介绍的有关管理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开办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其他单位和个人可以开办公益性或非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
第六条 开办职业介绍机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明确的机构名称、组织章程、管理制度;
(二)有与业务相适应的固定场所、办公设施和30000元以上资金;
(三)有3名以上熟悉劳动法律、法规和相应业务知识、并持有职业介绍和经纪资格证书的专职人员;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个人开办非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须由有责任能力的单位担保;
第七条 单位和个人向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办职业介绍机构,应当持下列资料和证件:
(一)书面申请;
(二)组织章程和管理制度文本;
(三)办公场所合法使用证明;
(四)有效的资金信用证明;
(五)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身份证及职业介绍资格证书;
(六)主管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证明。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并告知申请人。
第八条 单位和个人经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在本市开办职业介绍机构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核发职业介绍许可证。
职业介绍机构按规定需办理工商登记手续的,应当持职业介绍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第九条 职业介绍机构的业务范围:
(一)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办理求职或用人登记;
(二)组织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双方进行供求洽谈;
(三)为求职者提供职业信息、职业指导、政策咨询;
(四)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力资源信息;
(五)为职业培训提供职业需求信息;
(六)提供职业(工种)交易价位信息;
(七)为公民和家庭用工提供中介服务;
(八)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核准的其他业务。
第十条 职业介绍机构向用人单位介绍没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劳动者和本市非城镇户口劳动者,须经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开办的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受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委托,并取得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委托书后,可以办理失业登记和就业手续,代管劳动者档案,代发失业救济金,开展劳动工资代理,组织劳务承包、协作和输出等其他业务。
第十二条 职业介绍机构从事涉外劳动力中介服务活动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 职业介绍机构通过新闻媒介或互联网公开发布求职、用人信息的,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并经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在经营场所发布的用人信息,须有用人单位的书面委托。
第十四条 职业介绍机构应当在工作场所公开服务项目及物价部门按规定核准的收费标准和监督电话,悬挂职业介绍许可证。
第十五条 对职业介绍机构实行年检制度。未按规定进行年检或者年检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从事职业介绍业务。
第十六条 举办职业介绍洽谈活动,应当经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并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职业介绍许可证;
(二)有组织方案和措施;
(三)有与洽谈活动相适应的场所;
(四)有相应的管理人员;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七条 职业介绍机构变更、增设分支机构、停办或撤销,应当提前30日报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并按规定办理其他有关手续。
第十八条 未经批准开办职业介绍机构或者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10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九条 职业介绍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2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吊销职业介绍许可证:
(一)擅自变更职业介绍机构名称、地址或增设分支机构的;
(二)拒绝接受年检的;
(三)擅自扩大业务范围的;
(四)提供虚假信息或虚假承诺的;
(五)以暴力、欺诈、胁迫等方式进行职业介绍的。
第二十条 职业介绍机构未经批准通过新闻媒介或互联网公开发布用工信息,由广告监督管理机关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一条 职业介绍机构擅自设置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的,由物价行政部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二十二条 职业介绍机构向用人单位介绍法律、法规禁止招用的人员的,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每介绍1人处以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四条 职业介绍机构在职业介绍活动中,给用人单位和求职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 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具体执行中的问题,由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1994年8月23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的《青岛市职业介绍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2000年12月30日